欢迎进入长沙益立中等职业学校
招生代码
3036
24小时服务热线
073182879697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外界焦点
官网 : www.csylxx.cn
招生电话 : 0731-82859697
123456789
123456789
地址 :湖南省长沙县经济开发区㮾梨工业园梨江大道6号
联系我们

悦读伴我成长 || 职教学生读党报(第二十二期)

来源:校办     作者:新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09

悦读伴我成长 || 职教学生读党报(第二十二期)

悦读伴我成长

为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人民网联合教育部职成司共同推出“悦读伴我成长-职教学生读党报”栏目,邀请专家团队,根据《人民日报》一周重要新闻内容,面向职业院校师生策划制作精彩视频,深入解读党报内容。

2022.09.30

 

image.png 

 

 

 

01

守护林海的“眼睛”,你知道吗?

向上滑动阅览

【编者说】山川无言,日月无声,岁月记录着塞罕坝的变化与不变。三代塞罕坝人的坚守,创造了从一片荒漠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的奇迹。栽树不易,成林更难,守护也绝非简单的事。刘军、王娟夫妇作为众多瞭望员之一,多少年来,他们不断地重复瞭望、报告,默默地守护林海,无一次火灾发生,成就着不平凡的坚守。

读懂党报,洞察未来。同学们好,我是今天的党报领读员盛楚宜。

9月13日,《人民日报》的第7版刊发了文章《坚守深山的河北塞罕坝月亮山望海楼瞭望员刘军、王娟夫妇 一心守护那片林海》。文章介绍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望海楼的瞭望员刘军、王娟夫妇坚守林场,把“家”搬到山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瞭望、报告,保护这片林海的安全。

塞罕坝地处冀蒙交界,紧靠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曾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为阻止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通过三代人艰苦奋斗,在沙地南缘“种”出一道绿色长城。

栽树不易,成林更难,守护也绝不是简单的事。为了防止火灾,及时预警,塞罕坝机械林场在林海不同位置的海拔高点,建了9座人工望海楼,被称作“林海的眼睛”。刘军、王娟夫妇把“家”搬到了海拔1900米的月亮山,住进了望海楼内。

林场全年都是防火期,3月15日至6月15日、9月15日至12月15日均属于防火紧要期,期间望海楼需要全天候值守,一天一夜就要瞭望、报告60多次。“闹钟次数太多,手机设置都不够用了。”

无论做什么事,他们夫妻俩眼睛都常向窗外瞄去。刘军告诉记者,“平时习惯了,过一会儿就忍不住向外看一下。”王娟说,“我俩面对面吃饭,都是绕开对方朝外看。有时回家,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看了。”

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防火技术不断进步,地面巡护、自动化红外视频监控、探火雷达配备使用,但由于机器监控的范围有限,防火瞭望员的作用啊依然不可替代。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积累,让夫妻俩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刘军说,“草原火与林火不同,草原火是白色的烟,林火是黑色的烟,而雾是散状,没有根……”

林波荡漾重重绿。为了守护这片绿,守林人默默忍受着艰苦、枯燥、单调、寂寞。干林业苦不苦?苦!但不吃这份苦,哪来的山青水碧天蓝?多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先后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土地生命奖”,也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24年的时间里,刘军、王娟夫妇与寂寞相伴,和孤独为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默默守护着塞罕坝百万亩林海,为塞罕坝森林资源安全保驾护航。“看着小树慢慢长大,林子一点点变绿,有说不出的高兴。”刘军、王娟夫妇说,“作为防火瞭望员,我们一定要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

那望不尽的绿,是三代塞罕坝人的勋章。他们的追求与坚守,开创与奉献,全部都发自于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据了解,作为承德地区唯一一所农林学校,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先后为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输送了近60名优秀技术人才,并在每年5月,安排旅游类专业大一新生到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行走线路、感知旅游等教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学习塞罕坝精神,让更多的同学们了解塞罕坝人伏冰卧雪、艰苦奋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最后呢,也希望同学们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中懂得坚守的力量,将塞罕坝精神不断传承,创造属于自己的“绿色奇迹”。今天的读党报就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样的感悟记得在屏幕下方给我们留言,同学们我们下期再见。

 

 

 

 

02

大漠荒凉?

他们告诉你,誓变绿洲

【编者说】奋斗的人生,处处都是闪光点!在塔克拉玛干,有这样一群石油人,他们有坚毅如铁的信念、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愚公移山般的坚持,将青春、理想、家国情怀播撒在这片土地,实现了一个个“从零到一”的突破。今天读报,让我们一起了解石油人扎根大漠、艰苦创业的故事。

读懂党报,洞察未来。同学们好!我是今天的党报领读员白炅。

一说起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脑海中便不自觉闪过“生命禁区”这个标签,让人望而生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自从石油人来了之后,红色便成为了这里的常见色,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用坚守践行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誓言。现如今,有红色的地方便有绿色。9月12日,《人民日报》刊发报告文学——《沙海中的一片片新绿》,讲述了石油人和科研人在沙海里探索沙漠绿化硕果的故事。

塔中,因一个含油地质构造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而得名的地方。这里到处是干透了的沙子。烈日炎炎的夏天,地表温度经常在70摄氏度以上,抓一把沙子,几乎能搓出一团火。但是,塔中人不接受塔中没有绿色这个上天的安排。他们横下一条心,用自己的胆魄和智慧,跟老天爷较较劲、斗斗法。

作业班长马旭,从他2008年到40井区上任时,到处是一眼望不尽的沙山和沙谷。他说,“不能让这地方再这么荒凉下去了,咱们要把这里从黄乎乎变成绿油油。”马旭下定决心要把荒漠变成绿洲。

从推平沙山到铺设滴灌带、栽种树苗,马旭凡事都会亲力亲为。几年里,井区周边上百公里的物探、修井和供电等单位,都被马旭跑遍了。除了石油人,这片沙海绿洲还倾注了科研人的心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常青与塔克拉玛干结缘已有30多年了, 她一边在研究站和植物园里搞科研,一边给石油人当“绿化参谋”。从“一颗草都没有”到“220多种正在培育、驯化的荒漠植物”,她硬是在这里建成了植物园,为荒漠植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撑。

近年来,我们采访过不少油田单位,“绿化”几乎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陈新伟是个荣誉满身的“老沙漠”,职业教育出身的他,如今是“塔里木石油会战三十周年劳动模范”。在塔中油田的二十多年里,在三套天然气处理装置的安装调试工地、六百多次各种抢险现场、两百多次新井和作业井投产、一百五十多项技术改造和检修项目中,都有他的身影。除了本职工作以外,植绿现场也少不了他。

陈新伟说,“如今,作业区的风沙比之前小多了,宛如一座公园,绿树成荫,给职工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还引来不少野生动物栖息。这些变化,我们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还是受益者。”

还有不少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毕业生,面对校招的各个企业,他们毅然选择了塔里木油田。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郭海深,他本科和研究生分别学的是油气储运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和他一起来到塔里木油田的还有石油相关专业的50多名校友。

郭海深说,“这里缺乏人才,希望有更多的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油田人一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坚持,荒凉的沙漠才能旧貌换新颜,涌现出一片片绿洲,更带来了希望。

如今,刻在油田人骨子里的不仅仅是“我为祖国献石油”,还有“誓把荒漠变绿洲”。用他们的话说:“从无到有的绿,梦想成真的绿,看一眼便能记一辈子!”

同学们,当屏幕前的你有梦想,就鼓起勇气去努力、去坚持、去奋斗,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今天的读报活动就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样的感想也可以留言与我们分享,同学们再见。

 

03

党刊心得体会

 

党员篇

image.png 

党员 郭媛

向上滑动阅览

最近,在读党报活动中,通过观看第七期“高铁进站了,装满了奋斗”,我感受颇深。

中国高级测量技师白芝勇,刚到测量队的时候,只要有时间,他都不出门,在渭河河堤上练习,光反复摆仪器就有50多次,也正是由于他的精益求精,造就了在我国超过4万公里的高铁运行里程中,白芝勇和团队精策路线能占十分之一。

中国高铁,正在改变中国,影响世界。如今,中国高铁发展迅速,也成为了一张中国名片。中国高铁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高铁人的发展。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岗位上,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比如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 ,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如果有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前列。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在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前线奋斗。我们应该通过了解平凡的故事,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一、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我们只是普通人,不要总想着一步登天,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奋斗不止。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培养学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一直的追求和目标,有时候,很微小的部分,比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在工作中,在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一丝不苟,要对学生充满耐心,绝对细心。

二、热爱工作。工作中,总会有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但不管何时何地,一定要爱自己的工作。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想方设法得把工作做好,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能,才有立足的本钱,也才能创造出自己的价值。因此,要自我约束和要求自己,把自己培养成高技能的人才。

奋斗的人是最美的的。他们用热情、敏感、专注以及担当,默默的捍卫着旅客的平安。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所有的岁月静好 ,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他们完美的诠释着劳动者最美的岗位坚守,这背后是自觉地把个人融入干一行爱一行、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教师篇

image.png 

教师 李灿

向上滑动阅览

 人民日报第6版报道《在专注运算中感受无穷妙趣》的物理学研究者赵宇心,在很多人眼里物理是一门很高大上的学科,而天天跟这个学科打交道的赵宇心工作场地和设备是一张桌子和一沓纸,在再外加一个巨大的废纸篓,在很多人看来,物理学很枯燥,就连赵宇心的家人也很难弄明白他的研究领域,而赵宇心却早已深深扎根于物理学研究。

  罗曼.罗兰说:“世上唯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热爱人生。”自从有了生命,我们的一生就开始了,只是这一生,该如何度过,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轨迹。其中我们会经历各种考验,会与许多的事物相逢,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热爱。

  热爱生命,是万物都有的共性。一粒种子,把它丢在任何一个环境下,它都会生根发芽,就算是石头瓦砾的缝隙,它仍然会迎着阳光生长出自己的模样。我们在生命的长河中,会遭遇不同的境遇,有时是顺风顺水,有时却又撞得头破血流,在何种环境中,内心充满热爱,眼中就会看见光亮和希望。听过最励志的一句话,就是“永不放弃。”永不放弃对生命的热爱,保持内心对世界的温度。总有一段路,会走得那么艰难。总有一些时候,想要放弃。生活的苦累,有时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这时的自己,记得对自己多说几次“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走过那段泥泞,回头看来时的风景,我们离成功只是一步坚持的距离。点燃心中热爱的力量,在风雨中跋涉,去享受这个过程的苦与痛。后来这些所有的伤痛,都被热爱所烧毁,留下的火焰,燃烧出生命应有的声响。热爱我们所从事的事业,以此来成就自己。高尔基说:“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而已。”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一项伟大的事业,用一颗热爱的心去面对每天繁杂的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没有谁是生来就有的才华,多是通过后天反复训练,不断摸索,才有了经验,然后加以创新,就有了后来的成就。前提是先要热爱它。所谓的天才,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热爱读书,热爱运动,热爱大自然,热爱艺术,这世界上值得我们去热爱的事情太多。高尔基说:“热爱读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舒畅愉快,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你尊重别人和自己。”在我爱上写作时,阅读就成了每天不可缺少的事情。在日日阅读中,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通过阅读,看见了人世间的生活景象,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明白了事理,在遇到与处理事情时,不慌乱,不盲从,不浮躁,能够清晰地去分析,去思考。选择热爱阅读,是一件成本很低,却获益最大的事情。

  读书,使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孤独。当一些人都陷入一种繁华的孤独中,爱上读书,就如多了一个伴侣,它能够陪伴我们,遨游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那里面早就把人世间的万物万象写得明白。同时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一个能够感知美的人,其生活也应该是充实而快乐的。特别欣赏那些能够在大自然中,汲取生命能量的人。他们会在闲暇时刻,步入大自然的怀抱,享受阳光的沐浴,亲吻青草的芳香,倾听鸟儿的鸣叫。对大自然的热爱,让他们心胸豁达,能够在一草一木中,听见生命中花开的声音。每到双休日,湿地公园的草坪上,都会有三三两两的人,铺开地布,摆上各种小零食,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热爱生活的人们,终会被生活所爱。有所热爱,才会被爱。这一生,我们一定要热爱点什么,以此来点燃生命的火炬。拥有一个梦想,是我们一步一步坚定前行的火把,举着梦想的火把,前路一片光明。不断探寻和攀登的过程中,生命燃烧出烈焰,炽热而有生命力。

  站在你所热爱的世界,闪闪发光。用热爱的态度去对待生命,我们无时无刻都散发出光芒。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既温暖了自己,又照亮了别人。一个拥有梦想的人,就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有了力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懂得了慈悲,明白了温柔。

  这个世界,值得我们用心去热爱。你一定要站在你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

 

 

学生篇

image.png 

2106班 饶一家

image.png